葛雷哥萊畢克天堂再續雪山盟    

1999年12月8日和希拉莉.克林頓

 

 

 

2002年5月18日和女兒塞西麗亞( Cecilia)

曾5次獲奧斯卡提名,1963年以"梅崗城的故事"成為奧斯卡影帝

 

1999年1月24日手舉自己獲得的金球獎

 
與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主演的《羅馬假日》劇照

曾以「羅馬假期」、「雪山盟」、「六壯士」、「麥克阿瑟」等片風靡全球,五度入圍奧斯卡,並以「梅崗城的故事」贏得奧斯卡影帝的巨星葛雷哥萊畢克,六月十二日病逝於洛杉磯家中,享年八十七歲。他的經紀人佛里特曼表示,葛雷哥萊畢克安詳地離開人世,並未遭受病痛折磨,而他的妻子維若妮卡一直握著他的手,「就像睡著了一樣!」

憑著精湛的演技,俊美高大的外型,葛雷哥萊畢克在好萊塢長期踞守一線巨星的地位,一九六二年以「梅崗城的故事」中為誣告強暴白人婦女的黑人伸張正義的律師角色,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獎。儘管他也曾扮演過一些壞蛋角色,不過影迷們似乎只記得他正義的一面,日前美國電影學院公佈的「史上五十大銀幕英雄和壞蛋」名單,葛雷哥萊畢克更榮登第一英雄寶座,足證老美影迷對他何等崇敬。

不過,在葛雷哥萊畢克長達近半世紀的演藝生涯中,最令一般影迷津津樂道的影片,則非「意亂情迷」、「羅馬假期」、「雪山盟」、「白鯨」、「恐怖角」、「麥克阿瑟」等片。大約五年前,有人替他拍了一部「專訪葛雷哥萊畢克」的紀錄片,記錄他公開接受美國影迷的訪問,儘管已逾八十高齡,但上千美國女影迷見到他本人,仍情不自禁露出癡迷崇拜的可愛模樣。而當時這部紀錄片在金馬國際影展放映時,自然也曾掀起一陣觀影熱潮。

一代巨星殞落,美國影人也同感哀悼,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推崇說︰「傳奇不僅在電影作品中,現實生活裡,他也同樣以尊嚴、公義和品德自持,他無疑為演員樹立了最佳典範!」另外,老牌演員寇克道格拉斯則說︰「他是非凡的人,集正義、熱情和誠實於一身,這位巨星已閃亮很多年了,如今,他將繼續在天堂綻放光芒。我跟他一直想要合拍一部電影,我很難過現在已不可能如願了!」

從百老匯到好萊塢力爭上游

葛雷哥萊畢克原名艾德瑞.葛雷哥萊.畢克,一九一六年四月六日生於美國加州拉喬拉城,祖籍愛爾蘭,父親是藥劑師,六歲時父母離婚,他隨著母親四處遷居,生活很艱困,後來回到故鄉跟著父親過日子。

十歲時,進入聖約翰軍校當幼年生,這是他唯一的軍旅生涯,二戰爆發時,他因參加競舟比賽傷了脊椎而免役,所以他的軍事經歷,就從幼年生躍升上尉「紐曼軍醫」,然後我就是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了。

畢克的父親希望他能繼承「醫缽」,鼓勵他投考大學醫科,但他沒興趣,於是考進加州大學攻讀英國文學。他第一次演戲,就是參加加大校內劇團,在「白鯨」裡演一名水手,沒想到廿年後,他在巨片「白鯨」中,飾演主人翁哈伯船長。

大學畢業後,他前往紐約百老匯尋求發展,鑽得頭破血流,只謀得一個和他喜歡的表演有些許關係的工作─在博覽會一面大聲怪叫,一面猛扮鬼臉,招徠客人到雜耍團看把戲。後來他進入戲劇學校進修演技,然後參加職業劇團,到處巡迴演出,過了近兩年舞台生涯。

畢克一直想投身影壇,卻屢屢被拒於門外。

當一九四一年底日軍偷襲珍珠港,許多成名男演員紛紛脫下戲服換上戎裝,如詹姆斯史都華服務於空軍、勞勃泰勒是海軍空中運輸隊、葛倫福特是海軍陸戰隊、亨利方達是海軍艦艇兵...,好萊塢突然變得陰盛陽衰,女明星在銀幕上沒有戀愛對手,而每週又有九千萬人等著看電影,電影圈急徵長得不錯,又有點英武氣的小生,畢克就這麼從舞台轉進了水銀燈下。

正面偶像影城罕見

葛雷哥萊畢克的模範形象,不完全靠銀幕上的英雄角色塑成,他在私生活方面,絕少花邊新聞,一九四二年與第一任妻子葛莉塔結婚,一九五四年離婚,兩人育有三子,其中長子強納森卅歲時自殺身亡,曾令葛雷哥萊畢克傷心欲絕。他和法國記者出身的第二任妻子維若妮卡鶼鰈情深,所生的兩個小孩安東尼和賽西莉亞也都遺傳他的戲劇細胞,現都從事表演工作,如此簡約的私生活在好萊塢十分難得。

畢克相當熱心參與各項公益活動,曾擔任一九六七至一九七○年美國影藝學院主席,卸任後還被推舉為第一副主席,為的就是借重他的熱誠與崇隆的社會地位,來舉辦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此外,他還擔任過美國防癌會主席,以及沙克疫苗學會、洛杉磯文化藝術社團、教育電視台等公益機構的董監事,雖然這些「義行」未必能一匡好萊塢頹靡的風氣,但也令他成為影城罕見的正面偶像。

英雄已逝寶劍塵封

如果說葛雷哥萊畢克多才多藝,那是過譽。他活躍影壇四十多年,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同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然而他賴以折服觀眾的,正是這個誠懇正直的形象。畢克最為人熟知的特寫鏡頭,就是兩道濃眉微微鬱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很專心的凝視對方,這就是他誠摯的表徵。憑此,他主演了五十部電影,成為好萊塢的領導者之一。

畢克初登銀幕,是在一九四四年在「光榮的日子」裡飾演戰場上的游擊隊員,緊接著主演以中國為背景「天國之路」,飾演信念不夠堅定的教士,竟獲得第十八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從此一舉走紅。

此後,他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重要作品還有一九四六年的「鹿苑長春」,他是樸實的農民,在收養小鹿的過程中,教育十一歲的兒子循規蹈矩。一九四七年的「君子協定」,他是作家,為了報導猶太人受歧視的問題,不惜冒充猶太人去親身體會,是部討論社會問題的傑作。一九四九年的「晴空血戰史」,他是要求部屬苦練戰技的軍官。

畢克四度提名最佳男主角都名落孫山,到了一九六二年才以「梅崗城的故事」捧得大獎。這回他飾演一九三○年代美國南方小鎮一個中年喪偶的律師,是照顧兒女的溫順父親,也是堅持維護真理的鬥士,為了幫涉嫌強暴白人婦女的黑人辯護,不惜與全鎮人對抗,得到孩子的幫助,阻止暴民動用私刑,奈何黑人怕被惡整而越獄,結果仍難逃一死。 畢克所演出的正是美國人心目中正義化身的理想形象,表現可圈可點,回響相當熱烈。然而,他予人印象最深刻的卻未必是這部得獎佳作,因為他在「羅馬假期」中所飾演的記者更加吸引人。

在「羅馬假期」中,畢克想藉邂逅「蹺家」公主奧黛莉赫本,弄一條獨家新聞,終而不願傷害公主而放棄初衷的心裡掙扎,相當動人,兩人若有若無的愛情,也令人心醉,這個窮記者的性格,雖不如「梅崗城的故事」的律師那麼正面,卻討人喜歡多了。試問,誰忘得了他騎著摩托車,載著奧黛莉赫本遍遊羅馬名勝古蹟的畫面?誰忘得了他把手伸到「真理之口」裡,假裝被「咬」斷了,把奧黛莉赫本嚇得花容失色的鏡頭?

畢克除了早期在「太陽浴血記」裡演過孽子之外,很少嘗試過放縱情慾或敗德劣行的角色,他慣演軍官、作家、律師、教授、醫生、外交家等社會上層建築人物,即使在西部片裡也常常是警長而非牧童,嚴格來說,難脫「形象正面,演技單面」之譏。

雖然葛雷哥萊畢克得過一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很有觀眾緣,也很得娛樂圈中人敬重,但他到底夠不夠格稱為「最佳」的男演員?卻是看法很歧異。喜歡他的人,誇他忠實可靠,認為唯有他那種誠於中的潛藏精神,才能形於外地顯露出感人的力量。不喜歡的人,則嫌他有點遲鈍,只靠憨實的典型吸引觀眾而已,美國女影評人寶蓮卡愛兒倒是說得很中肯:「葛雷哥萊畢克不是一個演員,他只是個男模特兒,這個模特兒卻變成美國人的理想人物。」

一九八○年代之後,隨著美國在越戰受挫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後遺症,美國電影產生了不少變化,最重要是興起了「反英雄」的觀念,原本活躍在銀幕上的英雄、騎士與君子,逐漸被叛徒、小偷和投機份子所取代,也許這更貼近真實社會與現代人生,然而這也象徵著現代人的理想主義色彩愈來愈淡。這時,畢克年事漸高,也越來越少在銀幕上扮演英雄了,如今寶劍塵封,英雄已逝,英雄和他的時代都只能供後人憑弔了。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