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探索  

蔡政雄

信仰是既「信」又「仰」﹐不僅「相信」﹐還包含「仰靠」。相信很容易﹐一個人可以相信千萬事物﹐相信「地球是圓的」﹐相信「人性本惡」﹐相信「台灣的總統是陳水萹」﹐也許相信「人無信不立」、相信「男性主義」或是「女權主義」﹐相信「共產主義」﹐卻不相信毛澤東。相信也許沒有理由﹐也許理由不正確﹐所以每一個人都相信﹐每一個人也都不相信。不相信的理由與相信的理由同樣是沒有理由的﹐所以相信不算數﹐不僅因為相信的理由可能不正確﹐更因為相信的理由會改變﹐說不定本來相信﹐隨著時空改變﹐反而就不相信了。

原來相信「地球是平的」﹐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人﹐他們相信的理由相信也是自認合乎科學的。相信「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他們相信的理由一定也是被認為是一樣永恆不變的。雖然沒有人再相信「地球是平的」﹐有些相信「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人也不再相信﹐可是現今共產主義信徒仍然存在。至於堅持「無神論」的人﹐也許相信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不過放棄的人更多。所以「相信」顯然也有許多程度的不同﹐相信與不相信或「反」相信﹐是經常不斷地相互消長。對個人來說也是一樣﹐有些相信的東西﹐不論是一個觀念﹐一個理論﹐都可能被放棄﹐因為相信的理由可能已完全不存在。

「信仰」與「相信」的不同﹐在於信仰比相信更深一層地與個人發生關係﹐信仰包含了相信之後的行動。一個人可以相信「地球是平的」﹐可是這與他個人的關係並不很直接﹐他的生活也不「仰靠」這個「相信」﹐除非他決定由地球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去證明。如果相信共產主義﹐也許意義就不同﹐一個人可能因此為主義而革命﹐因此犧牲生命﹐財產。所以相信共產主義﹐可能成為一種信仰。當然也可能不會﹐只是相信而已﹐沒有與生活發生關係。這種相信也許只是一種同情的贊同﹐沒有感情的參與。

所以相信可能成為信仰﹐也可能不會。信仰則必定是有行為的相信。同時我們在此探索的信仰﹐不是一般的信仰﹐是神的信仰。就是不僅相信神的存在﹐而且相信耶穌就是神﹐並藉著祂在十字加上的死﹐流血洗淨世人的罪﹐凡接納祂的﹐就得永遠的生命。所以不僅相信神﹐更相信罪得赦免﹐重生得救。這是信仰很重要的特質。

「無神論者」不相信神的存在﹐但相信神存在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有信仰的人﹐因為在神的定義上有差異﹐或是這種相信沒有與生活發生關連﹐成為一種信仰。不少人可能相信神的存在﹐但不覺得與自己有任何關係﹐所以並沒有信仰。因為一般人以為信仰是不必要的﹐即使神存在﹐也沒有必要去相信﹐也就是沒有信仰的需要。他們的想法是﹐世界上不相信神的人也活得好好的﹐甚至物質上活得比信神的人更好。只有聽說人因飢餓而死﹐沒有聽說因缺少信仰而死的﹐因此一般誤解﹐信仰是可有可無﹐不是生活的必需﹐也不是生命的必要。至於無神論者﹐認為根本沒有神﹐也就沒有信仰﹐當然更不會覺得信仰的重要性﹐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

以一位學物理的人﹐我願意提出我對信仰的看法﹐就信仰的真實性﹐主觀性、理知面﹐以及樂觀性來探索信仰的本質﹐因為信仰比神的存在更基本﹐沒有信仰﹐神的存在沒有意義﹐有信仰才有神存在的問題。

一、信仰是真實的(必要的)

也許有人覺得信仰是無形的﹐空洞的﹐甚至不存在﹐也是不需要的。有沒有信仰對一個人來說似乎並不重要。我想問一個題﹐愛重要嗎﹖愛也是無形的、情感的﹐愛卻是人人需要的﹐人人要愛﹐也人人要被愛。愛是真實的嗎﹖如何知道愛是真真實實的呢﹖愛從愛的一方看見體貼、關心、犧牲等﹐本來無形的愛﹐在一句體貼的話、關愛的眼神﹐或一個親熱的擁抱真實的展露無遺。

前交通大學學校阮大年在電視節目「天人之問」被訪問時﹐提到他童年的往事﹕小時候他母親總是把他最喜歡的豬腳留給他吃﹐現在每次看到豬腳﹐就看見他母親偉大的愛。愛的真實藉著豬腳從無形變為有形。

信仰的真實性也是如此。有信仰的人與沒有信仰的人是不同的﹐信仰與愛一樣﹐雖是無形﹐卻可以從一個的言行思想看見他的信仰﹐這也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20所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前天我在路上開車時被後面三部連續碰撞的汽車所撞﹐撞了一個大洞﹐但還不算太嚴重﹐可是這卻是不到一個月之內﹐兩部不同的車分別被後面汽車撞上﹐一部被撞的車還在車行修理﹐另一部車又同樣從後面被撞。若按機遇率來算﹐可能性一定小之又小。若按一般世俗眼光來看﹐對一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這真是倒霉之極的糗事﹐要臭罵對方祖宗三代﹐還不能消去心頭之恨怒。對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是感謝神保守﹐身體沒有受傷。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但相信神有祂美好的旨意。這就是信仰形之於外的明證﹐也表明信仰的真實性﹐更證明信仰的重要﹐因為信仰讓你看見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義﹐改變積極的思想﹐更能樂觀進取。

二、信仰是唯我的(主觀的)

信仰是真實的﹐形之於信仰者一切言行思想。也是必要的﹐因為信仰能夠堅固一個人積極樂觀的態度﹐但信仰是唯我的﹐沒有人能夠給你信仰﹐一個人必須自我去探索追求﹐所以基督教的信仰是人與神個人的關係﹐外人都不能代你建立這個關係﹐所以父母是基督徒﹐子女不一定就是基督徒﹐丈夫有信仰﹐不就表示妻子有信仰﹐這是完全個人的﹐唯我的﹐也是主觀的。因此信仰的建立與改變﹐與一個人的經歷、修養、學術、思想、以及個性都有相當的關係。很可能的﹐雖並一定﹐學術地位愈高﹐經濟狀況愈富﹐也可能愈不容易建立信仰﹐因為這些可能成為信仰的阻礙。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在主觀上都會影響信仰的建立﹐就如同過去的經歷影響一個人所有的判斷。

我常喜歡講說一個爭論的故事。兩個好朋友﹐有一次遇到一個爭讓不下的問題。一個愛開玩笑的人對他們兩個人說﹐要他們各自掀開用黑布蓋著的一個汽水鋁罐﹐看看是Coke 還是Pepsi ﹐若是他們能同意所見﹐就可得獎金千元。兩人各自看過之後﹐一人說是Coke ﹐一人說是Pepsi。兩人各不相讓﹐因為每人都認為﹐即使他為了千元說謊﹐承認所見為對方所見﹐到時謊言被穿﹐千元獎金就飛了﹐因此必須堅持自己所見﹐可是堅持所見卻又不能同意到底是Coke 還是Pepsi ﹐因為根據眼睛所見﹐就個人經驗判斷他們的堅持是千真萬確的﹐問題是﹐這是一個一面印有Coke ﹐另一面印有Pepsi 的特別汽水罐﹐根據兩人各自的經歷﹐這是不可能的﹐甚至想都沒想到一個罐子會印有兩種不同的牌子。一個人經驗的累積是根據判斷﹐判斷又根據過去的經驗。信仰的看法也是一樣﹐當對信仰的判斷與自我的經驗衝突時﹐通常都是經驗決定判斷的結果﹐可是經驗可能是錯誤的﹐因此判斷也是錯誤﹐就像一個汽水罐不會是兩個不同牌子的經驗﹐就產生了各自觀察的似是而非結果。

三、信仰是理智的(科學的)

雖然信仰是唯我的﹐主觀的﹐過去的經驗常是一個人對信仰判斷及建立的主要決定因素﹐特別是知識份子與學科學的人﹐更是如此。可是信仰也是理智的﹐更是科學的。這幾乎有些矛盾﹐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信仰是真實的﹐信仰就是理智的﹐不是情緒化的亂信﹐更不是無知的迷信。一個人的信仰是理智思考下的決定﹐甚至是科學的﹐也就是有數據的證明﹐能接受邏輯的考驗﹐只是數據不是一般實驗室的數據﹐信仰的數據乃是全世界千千萬萬的基督徒他們得勝的生命﹐榮耀神的見證就是數算不盡的證據。我就是其中之一。

四、信仰是喜樂的(永恆的)

信仰更是喜樂積極的﹐所以只有快樂的基督徒﹐沒有悲哀的基督徒。並不是說﹐有信仰的人就是生活萬事順利﹐沒有任何困難挫折﹐沒有不幸悲痛。而是信仰使人心志堅定﹐信仰使人遇事不亂﹐信仰使人積極樂觀﹐在困境求出路﹐而不自哀自憐﹐怨天尤人。這種喜樂進取的心態﹐更能傳染別人﹐使全周遭的人共享其樂。

一位皮鞋製造商想到非洲開展市場﹐派了兩位推銷員先到非洲調查市場。非洲國家貧窮﹐穿鞋的人很少﹐穿皮鞋者更少。其中一位推銷員回到公司後報告說﹕非洲貧窮﹐人人赤腳﹐根本沒有市場。可是另一位推銷員回來後向公司報告說﹕非洲市場潛力不可限量﹐因為人人都是可能的買主。結果公司決定進軍非洲﹐成為非洲最大鞋商之一。同一事件﹐不同心境﹐看法完全不同﹐結果也就完全不一樣。有信仰的人與沒有信仰的人也是如此﹐有信仰的人充滿喜樂﹐積極進取。

信仰是真實的﹐宇宙萬物﹐生活萬事都呈現信仰的真實性與必要性。信仰卻是唯我的﹐信仰的主觀性使信仰獨特﹐因此信仰的建立必須放棄過去的經驗成見﹐也就是忘記你的博士學位﹐放棄你的教授工程師頭銜﹐謙卑自己﹐也就是聖經所講的﹐要「敬畏神」﹐因為「敬畏神乃是智慧的開端」(詩111﹕10)﹐「唯有敬畏神才能有屬靈的智慧﹐看見以前眼睛未曾看見﹐聽見耳朵未曾聽見﹐想到人心未曾想到的」(林前2﹕9)﹐也因此可以有理智的信仰而不懷疑﹐因信仰而能樂觀進取﹐享受喜樂﹐永恆﹐超越的生命。因為信仰就是信神﹐信神就有永遠的生命。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