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九槍擊案李昌鈺鑑識確認陳總統所受槍傷是新傷

旅美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四月十一日在刑事局召開返台「鑑定說明會」,說明由擋風玻璃碎片研判子彈是從車外射向車內,以及利用雷射交叉比對進行彈道重建推估出可能的開槍地點範圍。

國際著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等人四月九日前往台南槍擊案現場模擬,利用各種高科技儀器測試,希望解開「三一九」總統槍擊案之謎。

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四月九日來台,展開三一九槍擊事件的鑑識工作,一整天行程密集,上午親驗陳總統傷口,下午趕赴台南奇美醫院了解治療過程,並在晚間於槍擊發生現場台南金華路進行雷射光束測試。鑑定小組初步研判,凶手開第一槍射擊副總統呂秀蓮的地點,應在金華路三段十六號與十八號之間的公車站牌後。

李昌鈺表示,陳總統傷口確是槍傷所致的新傷口;同時,對國親質疑奇美X光片有造假之虞,李昌鈺也說,奇美的X光片沒有問題。李昌鈺預定於十一日離台,離台前舉行記者會,對各界關切的問題,做初步的說明。

李昌鈺於九日凌晨抵台,未事休息,即刻在檢察總長盧仁發、刑事局長侯友宜和前法醫石台平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總統府檢視陳水扁總統肚皮上的傷口,並由同行的專任紀錄陸受安詳細紀錄傷口狀態。事後,李昌鈺說看過陳總統的傷口,這個傷口是新鮮的,並無火藥暫留物,不過,沒有暫留火藥物原因很多,包括遠距離射擊或以布片包住槍口射擊等都有可能。

接著,李昌鈺即赴刑事局聽取報告,已經掌握新的跡證,包括彈頭的膛線等,但還需進一步的鑑識。

晚間,李昌鈺再趕抵奇美醫學中心,了解陳水扁總統於三一九遭槍擊後送醫治療經過。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部主任林宏榮說,李昌鈺在院內了解陳總統當時送醫的動線及病床等處,且和院長詹啟賢、放射科主任張晉民及四位醫師交換意見。

李昌鈺答覆媒體詢問表示,在奇美沒有發現新物證,奇美的X光片沒有問題,有一張也看到鈕扣,至於為何看不到拉鍊或金屬物,這是因為陳總統照X光時,夾克和內衣都是敞開之故。但凶手從幾點鐘方向射擊還未確定,仍需模擬現場,以雷射光束檢查人的位置和彈道。

奇美也提供陳總統接受治療的病歷和當天的X光片,至於李昌鈺是否看到陳總統的內衣褲及皮帶等物,李昌鈺表示明天還要繼續檢查。

晚間十時多,李昌鈺一行抵達台南金華路槍擊案發生現場,附近已經全面封路,鑑識人員以雷射光束進行測試,消防車在現場施放乾冰,讓雷射光束更清晰。

專案小組並將當天的吉普車駛抵現場,李昌鈺極仔細地以放大鏡檢視擋風玻璃上的彈孔,以皮尺丈量呂秀蓮所坐高腳椅,確認彈道;並以彈殼發現點為中心丈量現場,經過反覆測試,還原槍擊原點,鎖定凶手開第一槍射擊呂秀蓮的地點,應是在金華路三段十六號與十八號之間的公車站牌附近。

同時,根據警方預判,凶手的身高應在一七○到一七五之間,在距離陳呂所乘吉普車約五公尺外射擊,並由員警模擬射擊位置約在胸口。鑑識小組繼續進行第二槍射擊陳總統的光源測試,告一段落後,將在現場附近進行地毯式搜索,迄凌晨鑑識工作仍在進行中。

驗扁傷

李昌鈺九日清晨搭機抵台後,旋於上午九時卅分,與檢察總長盧仁發、刑事局長侯友宜及稍早抵台的法醫石台平等六人會合,連袂至總統府勘驗陳水扁總統的傷口並拍照存證。

李昌鈺並詳細詢問了案發的過程,在總統府停留了約廿分鐘,之後轉往刑事局勘驗相關證物。

受檢察總長盧仁發及刑事局長侯友宜邀請,來台鑑識陳水扁總統、呂秀蓮副總統槍擊案的李昌鈺博士,九日清晨率彈道專家艾斯里、前康州檢察長麥古亙、耶魯大學教授陸受安等人來台。

李昌鈺在中正機場特別指出,刑事局鑑識科這次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他這次回國,並不是不相信國內鑑定的結果,而是就證據內外重新複驗。在國外就一件證物重新檢驗十次、廿次都是很正常的。

同赴總統府的,還有刑事局鑑識科長程曉桂、三一九槍擊案承辦檢察官王森榮。在勘驗陳總統的傷口時,李昌鈺並拿出自備的尺,測量傷口的長寬,並從各個角度拍照存證。由於李昌鈺及石台平未要求勘驗副總統呂秀蓮的傷口,總統府並未安排呂秀蓮與兩位專家見面。

因距案發已廿天,陳總統腹部的傷口早已拆線痊癒。不過李昌鈺認為從病歷及傷口的情況,還是可以判斷是什麼傷及新傷或舊傷。在勘驗的過程,李昌鈺及石台平並詳細詢問陳總統案發經過,當天所站的位置及穿著情形。陳總統說,案發時他先是感覺腹部一陣痛,還以為是被鞭炮打到,並不在意,但因愈來愈痛,因此要隨行的醫師拿面速力達母給他擦抹,才發現係遭槍擊。

勘驗過陳總統腹部的傷口後,李昌鈺一行轉赴刑事局,先聽取刑事局的簡報,然後逐一勘驗證物,包括取自傷口的皮膚組織、沾血的衣物、彈頭、彈殼等。李昌鈺及石台平進行證物勘驗時,都是全付武裝,穿戴經消毒的衣褲,並戴上口罩及手套。

在刑事局勘驗時,當天隨行的醫師譚光還及簡飛雄也到場。李昌鈺、石台平詳細詢問了當天為總統治療的經過。因相關證物不少,兩位專家看的非常仔細,並一一作成記錄。中午在刑事局吃過便當後,李、石兩位博士馬不停蹄的繼續逐一勘驗,前後勘驗了四小時左右。

下午四時,在刑事局長候友宜等人的陪同下,李昌鈺團隊及石台平飛赴台南,直奔奇美醫院及案發現場進行勘驗。對於吉甫車擋風玻璃上的彈孔,李昌鈺一定要親眼看到,因這牽涉到槍彈穿透的力道與過程。

李昌鈺不諱言:「這件槍擊案全世界都知道,再加上國內一些『政治動機』的批評,讓我覺得心情沉重,心理、生理的壓力都很大。」李昌鈺來台前,其團隊成員法醫師魏契等三人已先行來台取得相關證物,李昌鈺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此次來台,李昌鈺再檢視槍擊案蒐集的證物及鑑識報告,試圖從中找出不足處,再予以補充分析。

至於參與鑑識的前刑事局法醫室主任石台平,雖不若李昌鈺有龐大的團隊支援,但於返國後,亦連絡了幾位醫學院的大學教授協助。

盧仁發說,李昌鈺完成鑑識後,將根據蒐集的證物作成鑑定報告。這份報告將提供台南地檢署承辦檢察官作為偵辦的參考資料。

橘軍提疑點資料

親民黨立委李慶華、沈智慧、周錫瑋當天也出現在刑事警察局,提出四、五十項槍擊案疑點與十餘張可疑照片,希望李昌鈺能讓全案早日水落石出。李昌鈺也欣然接受,表示會仔細研究。

親民黨立院黨團也再度質疑,奇美醫院在三一九當天並沒有公布所有的X光片,而陳水扁總統躺著接受治療的兩張照片,一張兩位醫師沒穿手術衣,一張有穿手術衣,奇美只公布了穿了手術衣那張。他們懷疑,包括X光片和「全副武裝」的照片,都是為了圓邱義仁的謊所補拍的。

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表示,奇美為陳水扁照了兩張X光片,第一張是胸腔,第二張是腹腔。如果第二張在第二節脊椎拍到彈頭,第一張應該也可拍到同一位置。奇美到現在都沒有回答他這個疑問:「兩張X光片中間的一分鐘之內發生了什麼事?」黨團則指出,拍X光應該脫掉夾克,不然會拍到拉鍊或鈕釦。如果脫掉夾克,子彈就會隨之掉落。他們質疑,奇美醫院當時公布的X光照,只是為了圓邱義仁說「總統體內有子彈」的謊。

李慶華質疑,奇美醫院地下室及金華路上拍攝吉普車彈孔,出現前後不一的照片;陳總統手機拿反也能打電話;衣服血跡分布像被人灑上去;打傷陳總統鮪魚肚,照片卻是右手扶左手;打中肚子的傷口與衣服血跡有一段距離。

李昌鈺很仔細地翻閱了這些資料,並對立委們強調,此行「不管政治,只管證據」、「只管子彈,不管黨派」。

細勘奇美就醫流程

李昌鈺九日晚間八時四十五分許抵達奇美醫院,深入了解三一九槍擊案當天正、副總統就醫流程,並訪談奇美七名醫護人員。他說並無發現新物證,X光片也沒問題,院方提供許多資料和紀錄,他會詳細研讀。

李昌鈺九日晚在刑事局長侯友宜等人陪同下,抵達奇美醫院,立刻步入急診室,到陳總統進行手術的第三區卅七號病床查看,由院長詹啟賢等相關人員說明當時就醫流程。李昌鈺詢問細節很深入,連陳總統那一時段臥躺方位都不放過,並詳加記錄。

緊接著,李昌鈺到隔壁X光室查訪正、副總統當天照X光情形。放射部主任張晉民說,三一九下午二時十五分許,呂副總統先照右膝及胸部X光,立刻判讀結果右膝部並無金屬異物,胸部X光亦正常。

下午三時許,再為陳總統照胸部、腹部X光,以及腹部電腦斷層攝影。結果胸部X光正常,腹部X光疑有金屬異物。後來發現一顆彈頭從陳總統夾克掉下來,再次做腹部電腦斷層攝影,原先金屬彈頭已不存在。後來又補一張腹部側面照相,確認無訛才結束工作。

李昌鈺了解就醫流程和急診室動線後,接著先後和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副院長李浩銑,以及放射部主任張晉民、急診室主任林宏榮等人晤談,同時請來三名護理人員補充細節。前後逗留約五十分鐘,才步出奇美急診室。

李昌鈺表示,在奇美沒有發現新物證,他詳細和相關醫護人員交談,了解就醫步驟,詢問每個人做了那些事情。院方也提供了翔實紀錄和資料,他會攜回細加研讀。

新科技鑑識

李昌鈺九日晚赴金華路槍擊現場,進行雷射彈道比對及兇手開槍位置等現場勘查。據鑑定小組初步研判,兇手開第一槍射擊呂秀蓮的地點,疑似在金華路三段十六號與十八號之間的公車站牌。

警方為重建現場,首次封街辦案。封鎖永華街與五英街中間的金華路三段,現場聚集將近三、四千人,把四周道路擠得水洩不通。民眾在討論議題時,不時爆發零星口角衝突。

重建現場,吸引不少鑑識人員前來觀摩,警方則不斷進行錄音攝影。天色雖晚,當地卻人聲鼎沸。

鑑試小組先模擬第一顆擊中呂秀蓮膝蓋的子彈,從吉普車玻璃破裂的彈孔比對彈道位置,藉此釐清槍手開槍的位置、開槍角度、高度,距離遠或近。

晚間約十時卅四分,案發當天的吉普車被運至金華路三段十二號高島健康生活館前。李昌鈺取下罩在擋風玻璃彈孔上的塑膠封套,手持手電筒與放大鏡,裡裡外外詳細檢查彈孔痕跡。約五分鐘後,李昌鈺拿起強力探照燈,從車內察看彈孔形狀,詳細分析彈著點。此時,吉普車的前後已設置煙霧器,施放煙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光束較容易標定。

隨後,鑑識小組以紙板蓋住彈孔,進行雷射彈道描繪。鑑識科長程曉桂坐上吉普車後座高腳椅,仿當天呂秀蓮的膝蓋高度定標。美彈道專家艾斯里在吉普車後方,架設雷射測距儀。根據雷射光的軌跡,描繪子彈方向,並根據綠色雷射光束投射方向,由助理持紙板,逐步行進到三段十八號,找出疑似兇手開槍的位置。

鑑識小組初步研判,案發當時兇手所站的位置,疑是在金華路十六號與十八號之間的公車站牌。凌晨廿分許,鑑識人員又從公車站牌往吉普車位置,以雷射光由外往內作標定,重複檢視彈著點。

雷射光源儀

李昌鈺率領一群美籍鑑識團隊來台,此外,他還攜帶先進的「另類光源科技」(Alternative Light Source),利用新型雷射光源儀「ALS」,透過光譜分析搜查肉眼無法辨識的細微化學物質。

陪同李昌鈺來台的鑑識團隊還有四人,他們分別是彈道重建專家艾斯里(Charles P. Illsley)、刑案現場特殊攝影專家歐斯勒(Calvin D. Ostler)、李昌鈺專任紀錄助理陸受安(Jacob S. Loke)、前康州檢察長麥古亙(Austin J. McGuigan)。

據了解,這項簡稱「ALS」的雷射光源儀,就是艾斯里的發明,它可以準確偵測到人類皮下的淤青、咬痕、藥物殘留物、體液、骨質,甚至被丙酮拭擦乾淨後的墨水痕跡,也都可以偵測得到。

這種「ALS」在國外號稱刑案現場神奇魔法棒,改良自傳統多波域光源器,能夠蒐證刑案現場呈現微物,讓精斑、唾液、血液、指紋、墨水、纖維等跡證無所遁形,刑事局目前也有幾部舊款的類似機器。

「ALS」發明以來,由於輕便容易使用,加上價格只有兩千美元,與其他雷射科技動輒一、兩萬美金相比,算是相當低廉,因此在美國警界大受歡迎。由於這項發明的精準度高,連九一一紐約世貿大樓倒塌後,也憑藉「ALS」的大力協助,辨識、尋找廢墟中支離破碎的人骨。

確實射擊位置距離無法確認

由李昌鈺博士等專家組成的鑑識小組,花費三個半小時完成彈道模擬重建。但由於彈殼拾獲地點及吉普車車行速度無法確認,這項彈道模擬重建,僅能推估出可能的彈道軌跡及槍手可能射擊位置(Hot Area),無法確認槍手確實射擊位置及距離。

在「○三一九」槍擊案發生後,刑事局鑑識科人員南下進行鑑識工作過程中,關於彈道模擬重建工作部份,因未將吉普車開往槍擊現場實地進行模擬重建。李昌鈺博士認為,刑事局鑑識人員雖已初步作出可能的彈道軌跡,但仍須透過吉普車位處現場的狀況下,進行模擬重建,才能使模擬結果更接近實況。

李昌鈺博士及多位專家歷經三個半小時工作,完成實地彈道模擬重建。初步推估兩發子彈彈道可能軌跡,以及槍手可能開槍位置(Hot Area)。由於相關基礎資料不夠完整,這項模擬重建工作只能建立出部份彈道基本參數,並非最終結果。

首先是,案發後,現場未能即時封鎖,對於彈殼拾獲地點不能確定。彈殼拾獲地點究竟是在金華路三段十二號「高島健康生活館」前?還是另有它處?警方至今仍無法確定,直接影響推算出槍手開槍的確切位置。

其次,當天負責駕駛吉普車的郭姓司機對於遭槍擊時,吉普車車行速度究竟是多少,至今也無法確定。由於車行速度快慢直接影響到兩發子彈射擊時間差距,以及第二發子彈的射擊角度、彈道軌跡等參數推算,因而對整體彈道軌跡描繪形成相當的誤差。

李昌鈺博士在完成台南鑑識行程,在返回台北前的記者會中,針對有部份媒體指稱,先前的彈道模擬重建結果,初步確定槍手是站金華路三段十二號前,或是所謂站在十六號及十八號間公車站牌下開槍的說法,特別提出澄清。他表示,雖然經過彈道模擬重建,目前推算出來的相關資料都只是可能的位置。至於槍手確切開槍位置及距離,還須有進一步明確的資料後,才能有較明確的結果。

子彈確實從外射入

陳總統遭伏擊時所搭乘吉普車擋風玻璃上的彈孔,有人指稱是車上的隨扈開槍打的。李昌鈺博士根據所發現最直接的證據─吉普車的擋風玻璃碎片,確定子彈確實是從外射入,再打中呂副總統的膝蓋。

李昌鈺十日回到台北後,又趕到副總統官邸,勘驗呂副總統傷口,確認副總統的傷口與現場子彈擊發的角度與位置相吻合。

李昌鈺在刑事局長侯友宜、台南市警察局局長何春乾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

他首先肯定這次來台南實地進行彈道模擬量測,對於現場重建工作,提供不少助益。李昌鈺接著指出,前天晚間,在實地對吉普車進行檢視過程中,他在車窗玻璃內側下方的置物平台上,找到約二、三十片的車窗玻璃碎屑,接著也在右前座的地毯上,發現相同的玻璃碎屑。根據這些玻璃碎屑分布的位置是在車窗內側,而非車窗外面,可進一步證實,彈頭是由車外往車內射擊。

李昌鈺表示,彈道重建,資料愈完整,結果也愈接近事實。但這次所進行的彈道模擬重建,只是在推估可能的彈道以及槍手相關位置,目前仍無法完全確定所有的彈道,以及槍手射擊位置。

李昌鈺表示,在這起案件中,由於當時案發後,並未立即封鎖現場,保持現場完整。同時,對於彈殼拾獲地點無法明確的確定,所以他只能根據拾獲彈殼民眾的記憶,假設是在那個地點來作模擬重建。

李昌鈺說,由於目前對當時吉普車的車速,究竟是多少,也無法作確定,只能由錄影帶及照片,來推斷可能車速。因此,在彈殼拾獲地點,以及車行速度的變異下,整個彈道的推估,也會因而改變。因此,對於彈道模擬重建部份,至今能夠確定的部份,就是彈道方向,是由右向左。

李昌鈺博士指出,經過一晚的彈道模擬量測下,他可以推估出一個「Hot Area」,也就是槍手可能射擊位置,但並非確定的位置。他回到台北後,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可能整晚都不能休息,希望能在四月十一日離台前,完成初步工作,後續則須靠刑事局繼續努力完成。

李昌鈺檢視過副總統的傷口後確認,傷口的確是槍擊所致。傷口經判定是子彈穿過擋風玻璃擊中呂副總統右膝,並穿透戴在副總統膝蓋上的護膝造成。

李昌鈺表示,子彈射擊的方向及穿透玻璃後打在呂副總統右膝的角度,與勘驗過台南槍擊現場後估算子彈擊發的角度與位置相吻合。

發現五物證

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匆匆來台五十四小時,在刑事警察局封存的相關物證中,新發現了五大物證。除了已公布的機器痕跡(Machine Mark)、玻璃粉屑之外,離台前又公布三項新發現,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子彈、彈殼上的機器痕跡,因為相當類似,是未來偵辦「○三一九專案」追查製造子彈、彈殼機器的重要依據。

李昌鈺再公布的三項重要事證。第一,是陳總統外套上的斑點,李昌鈺說,這些斑點大部分是油膏,就是民間常用的創傷藥膏「小護士」,並非原先認定的血跡。

李昌鈺表示,這些斑點因為顏色相近,很容易造成誤解,而且,部分斑點上還有指紋形狀,他已要求刑事局進一步研究。

此外,陳總統襯衫上除了槍洞,還有剪、割的痕跡,這些也必須由刑事局繼續追查來源。

第二項,襯衫部分有六處破損,只有一處是彈孔,其他破損究竟是醫護人員救治時所致,還是送醫前就已因子彈貫穿所留下,仍需進一步調查。同時,襯衫上的兩塊血漬,大部分都從裡面向外滲透,只有少部分是手碰觸所留下的痕跡。

第三項,陳總統長褲上有兩處不明的破壞痕跡,測驗結果不是血,還必須進一步分析。

對於子彈、彈殼的機器痕跡,李昌鈺表示,不論鉛彈、銅彈上都有類似的機器痕跡,可能是由同類型的機器切割、鑽磨,因為痕跡相當類似,他已要求鑑識人員進一步分析,因為這很可能是找出製造機器的重要依據。

李昌鈺說,鉛彈因為硬度較差,是由磨製而成,留下很多機器痕跡,也因為經過撞擊而出現損傷,由於痕跡與彈頭方向垂直,不會是彈道痕跡。而且,因為子彈上黏有衣服的纖維,研判子彈曾經穿越衣服。

至於銅彈硬度較佳,李昌鈺說,是由銅條鋸下來,留下機器痕跡。因為出現百分之三十一的缺角,研判應該有撞擊過硬物。

李昌鈺也證實,銅彈上發現玻璃粉,因此應該打過玻璃,他已建議刑事局繼續分析。

此外,彈頭進行微物化驗,發現彈頭上血跡的DNA比對與陳、呂兩人相同,由於鉛彈、銅彈一硬一軟,李昌鈺說,兩者無法相互比對機器痕跡,不過,刑事局將繼續實驗、分析。

李昌鈺指出,尋獲的兩枚彈殼,上面都有相類似的機器痕跡,經過比對,可能是同類型的機器留下的痕跡。

李昌鈺也仔細檢查吉普車,發現內部座墊、腳踏墊上都有「玻璃粉屑」。他強調,玻璃粉屑通常必須在高溫、高速穿越玻璃時,才會產生,如只是拿棍子打、石頭丟,都不會有這些微物,因此,可以證明玻璃上的彈孔確實是子彈造成。

至於彈道重建的過程,李昌鈺將把槍擊現場模擬獲得的數據,帶回美國分析,試圖找出槍手可能的位置。

由於無法確定彈殼撿到的地方,就是槍擊案發生的地點,因此,李昌鈺一再強調,雷射通過的地方,只能說是鑑識團隊模擬的兩個彈道,也就是「Hot Area」(槍擊可能的發生地區),確實的開槍地點尚無法確定。

李昌鈺建議刑事局繼續針對武器來源、彈藥成分、子彈工具痕跡、射擊試驗、火藥測試、案發時錄影帶、照片比對等五部分深入研究。

李昌鈺相當重視現場保全、蒐集物證,他坦承,現場很多物證的位置不太正確,只能從學理上「推測」,此外,物證蒐集上也不十分完整。不過,刑事鑑識過程的紀錄,倒是相當完整。

至於槍擊案是不是暗殺或有其他政治目的,李昌鈺強調,他不做動機判定,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陳總統、呂副總統二人的槍傷,不是自己拿槍打的。

現場不完整最大遺憾

被國內譽為「神探」的鑑識權威李昌鈺博士匆匆來台的五十四個小時,利用先進的科學儀器,精準嚴格的工作精神,澄清了「三一九」槍擊案不少疑點;李昌鈺來台至少凸顯了「正、副總統槍傷並未造假」及「國內警方蒐證不夠確實,仍有改進空間」這兩個重要意義。

「三一九」槍擊案發生後,各界紛紛提出不同質疑,「子彈轉彎說」甚囂塵上,進而衍生槍傷造假的疑惑。

李昌鈺運用高科技雷射光束,在現場模擬了槍擊案發生當時的可能狀況,證實了在符合的條件下,槍手射擊分別打傷正、副總統的可能性。科學證據說話,讓許多天馬行空的揣測不攻自破。

在槍傷方面,經過李昌鈺親自丈量陳水扁及呂秀蓮的傷口,再根據DNA比對、高倍顯微鏡的檢視,證實了彈頭內殘留了被害人的生物標記,同時檢體符合槍傷構成要件和彈道重建的實測條件,再次澄清了為求勝選不惜造假的「苦肉計」謠言。

更重要的是,李昌鈺證明了子彈是由車外射入車內,也間接駁斥了正、副總統隨扈由車內開槍打碎擋風玻璃,製造彈孔假相的傳言。

不過,李昌鈺的結論並沒有完全釐清槍擊案的所有疑點,這並非專業程度不足,而是國內刑事鑑識人員在第一時間的採證不夠確實、完整。例如槍擊案發生時,情治人員一片慌亂,以至於現場被破壞殆盡,甚至子彈的彈殼竟是在槍擊案發生後數小時,由撿到的小朋友依記憶放回拾獲處。

李昌鈺博士對於案發現場未能妥適保存,嚴重影響鑑識基本資料的建立,感到相當遺憾,在昨日搭機前的記者會中,特別提出此點。

也由於案發第一現場未能及時封鎖,保全相關證物,加上彈殼發現地點至今仍無法確定,直接造成李昌鈺及美籍彈道專家艾斯里在模擬重建彈道過程中,對於槍手射擊位置及距離,始終無法作出明確推算,對於全案鑑識基礎資料的建立,頗有美中不足之憾。

再者,奇美醫院的醫療過程紀錄不夠完整,警方蒐證人員未能完善保存,都使得這次的科學鑑識留下釋疑不明的尾巴。李昌鈺是根據科學證據作判斷,當條件不足時,李昌鈺自然不會妄自推論,最初的證據採集和保全工作不夠完善,國內當然難以奢求有更多、更具體的解答。

「三一九」槍擊案疑雲未必會隨著李昌鈺的鑑識而告一段落,只是,科學證據最少說明了最基本的疑點,也打破了社會上眾說紛紜、集體「瞎猜」的迷思。只是國內治安當局應該謹記李昌鈺帶來的警惕,並立即檢討改進,否則連正、副總統中槍這等大事,都讓社會如此存疑,一般刑事案件的偵辦,又如何能讓民眾信任?

返回頁首